中国物流业增长速度已连续几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

来源: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| 2021-08-30 14:31:28 |

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、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。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实现了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巨变;经济结构实现了大幅调整,发展方向和增长方式不断进行升级转型;商品和服务的供给,实现了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转变;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,实现了从贫困向总体小康的跨越。但与此同时,买方市场的确立、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、国际环境的变化、新冠疫情的影响、“新基建”的推进、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启以及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新特征都充分显示,中国经济的发展变革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。

无数事实都强有力地证明:品牌兴,则国兴;品牌强,则国强!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跌宕、大国竞争的不断加剧、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,中国社会各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服务品质的呼声越来越大。2017年4月24日,国务院国函『2017』51号文《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“中国品牌日”的批复》,明确规定自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“中国品牌日”。这一重大节日的诞生,不仅标志着中国国家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,也标志着中国品牌经济时代的正式到来。

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、仓储业、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,是将包装、搬运、运输、装卸、仓储、配送、流通加工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,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,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、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,现代物流业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,成为构筑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物流业的发展水平,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。物流业涉及领域广,吸纳就业人数多,促进生产和拉动消费的作用较强。物流业的发展壮大,能够有力地增加消费者满意程度,降低企业经营成本,提高经济运行效率,促进产业结构调整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增强国家综合实力,提升全球竞争能力。

中国物流业在国家诸多政策的推动下,近年来获得了较大的发展。目前,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,全国货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。但是,由于物流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,起点较低,整个行业存在很多的问题。从宏观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中国物流业面临专业化程度较低、从业人员素质不高、核心竞争能力不强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、产业集中程度偏低、市场流通效率不高、资源配置能力较弱等不利局面。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物流企业咄咄逼人的战略宏图,及其强劲有力的市场竞争,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。

在中国经济进入“新常态”以后,物流业的增长速度已连续几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。为了扭转这种极其不利的局面,我们亟需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。从国外物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,要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,必须走品牌化经营道路。从市场竞争的态势来看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,已经由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。从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现状来看,中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品牌经营意识薄弱、品牌战略定位模糊、品牌形象识别较差、品牌营销传播同化、品牌危机管理无方、品牌服务体验较差、品牌延伸空间较小、品牌创新能力低下、品牌资产管理乏力、品牌管理人才奇缺等一系列严重问题。这些问题,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。

在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,国家大力实施“品牌强国战略”,努力推动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,中国物流行业面对新形势,全面贯彻国务院《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》,及时落实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和《“互联网+”高效物流实施意见》,客观审视物流行业的发展环境,准确评估物流企业的品牌现状,主动采用科学的品牌管理方法,大力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势物流品牌,促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,进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,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并具有革命意义的国家战略任务。

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有力地告诉我们,要想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,必须走“技术创新”与“品牌管理”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。但是,目前国内针对提升物流业竞争力的研究,都局限于物流产业政策、物流信息管理、物流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。近年来物流研究的热点完全偏重于智慧物流技术,而物流品牌管理的研究视角很少有人触及,物流强势品牌创建与管理的理论研究,更是屈指可数。梳理为数不多的物流品牌研究文献,发现其研究方法都局限于传统的定性研究,研究重点只是侧重于品牌管理的某一个环节,研究形成的结论主观性较强,系统性较差,无法反映出全面品牌管理的知识体系,缺少应有的学术价值和实际的应用价值。

品牌理论发展至今,从其概念认知上看,包括了“符号标识论”、“质量信誉论”、“广告传播论”、“营销工具论”、“感觉体验论”、“互动关系论”、“文化价值论”、“无形资产论”、“战略生态论”、“发展动力论”;从其工作重点上看,经历了标识形象管理、创意策划管理、营销传播管理、全面品牌管理、精准决策管理几个重要阶段,已经形成一套内涵丰富、方法多元、体系完整、跨越多种学科的交叉型知识体系;从其管理内容上看,已经涵盖了品牌战略的制定、品牌定位的确立、品牌识别的设计、品牌个性的提炼,品牌形象的展示、品牌心理的研究、品牌传播的推进、品牌营销的开展、品牌服务的强化、品牌体验的管理、品牌关系的维护、品牌文化的建立、品牌创新的开展、品牌危机的管理、品牌延伸的研究、品牌生态的建立、品牌资产的管理、品牌价值的提升、品牌专利的保护、品牌诊断的开展等20个重点领域,并在信息技术、传播方法、计量科学等因素的推动下,品牌管理工作正在快速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;从其重要作用上看,品牌已经由顾客层面的形象识别工具和产品层面的营销传播利器,上升到企业层面的经营管理职能和国家层面的经济竞争战略。但是,中国物流业对品牌管理的认知,还处在非常原始的状态,这种极为落后的局面需要进行革命性的扭转。

综合以上背景与形势,中国人民大学-法国马赛商学院联合培养的工商管理博士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后、原北京吉利大学副校长、高级经济师、凤凰卫视教育集团总裁助理徐志国按照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”、“历史与现状相结合”、“静态与动态相结合”、“演绎与归纳相结合”、“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”的原则,综合运用文献综述、专家访谈、对比研究、数据统计、案例分析、实地考察、问卷调查、归纳总结、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,全面梳理国内外物流和品牌研究的最新进展,客观评价中国物流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现状,在此基础上,撰写了《物流革命-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研究》一书。

该书全面综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,对国内外物流与品牌管理的理论、实践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,在此基础上,从宏观经济、中观行业、微观企业三个层次,指出了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同时,该书高度融合了物流管理理论、品牌管理理论、服务管理理论、企业管理理论、产业经济理论、战略管理理论、电子商务理论、市场营销理论、广告传播理论、公共关系理论、企业文化理论、危机管理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理论,提出了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。该书还结合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,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大量的案例分析,为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实例。

该书全面系统地对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、总结和升华,填补了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理论研究空白,具有影响深远的理论价值。同时,通过科学研究,形成了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可行路径,对企业科学开展品牌管理工作,提高中国物流企业实力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,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价值。因其独特的观察视角与系统的专业思路,该书在京东商城和当当网上线发售之后,迅速引爆物流行业与品牌管理学界,被誉为“全球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的奠基之作”。

作者简介

徐志国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后,中国人民大学-法国马赛商学院联合培养工商管理博士,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,清华大学-香港大学联合培养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生,高级经济师,具有营销传播与品牌管理、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、企业战略与运营管理、产业分析与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相关的实践经验,参与了《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与发展研究》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调控切换逻辑与协同机制研究》《首都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》等十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课题研究,著有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》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》《教育品牌的服务质量管理》《物流革命——中国物流企业创建强势品牌研究》等教材和专著。

凤凰卫视教育集团总裁助理,兼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,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研究生导师,北京连云港企业商会执行会长,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家乡发展促进会理事,中国EMBA联合会创始人,中国人民大学EMBA校友会理事,法国马赛商学院中国校友会秘书长,中国教育学会理事,中国营销协会教育营销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,中国策划协会高级注册商务策划师,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级职业指导师,教育部“中国教育在线”专家组顾问,多家企业品牌战略管理顾问。

曾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团委书记、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、校长助理兼董事会董事,北京吉利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兼继续教育学院院长、校长助理、副校长等职务。因工作业绩突出,曾连续多年被评为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、“先进管理干部”、“中国教育营销十大杰出人物”、“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”。


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41 联系网站:85 572 98@qq.com